《乐山师院报》
出版时间:2022-06-15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标竞进 攻坚克难

六步工作抓培育 五个到位促发展

——特殊教育学院党总支(党委)培育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之“六步工作法”


作者:刘宗泉

背景依据

2021年2月,特殊教育学院党总支获省教工委批准培育“四川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2022年3月,学院党总支改建为党委后,培育工作得以持续推进。根据《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新时代四川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川教工委函〔2020〕42号)精神,2021年来,学院党总支(党委)紧紧围绕“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作用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推动改革发展到位”的培育重点工作任务,积极探索“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夯基础、二步发挥核心作用强保障、三步落实思政教育聚众力、四步选树先进典型争先锋、五步监督审查把关兜底线、六步融合党建业务促发展”的培育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之“六步工作法”。

 

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夯基础

院(系)党组织及其所属党支部是党领导高校工作的根本依托,是做好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前提,故科学设置、完善院(系)党组织及其所属党支部,就成为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所属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最终实现院(系)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完成”(摘自《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工作目标的基础。为此,特殊教育学院党总支(党委)从四个方面调整完善学院党的基层组织机构。

一是在2020年10月调整原党总支委员会成员和今年党总支改建为党委后的委员选举中,均贯彻了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安排,实现了专职组织员、科级干部、党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等进入党总支委员会或党委会的目标。新的党总支委员会或党委会形成了学院新的领导集体,夯实了学院团结一致、凝心聚力,促进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二是按学科方向将学院原仅有的1个教职工党支部划分为特殊教育、教育康复学2个教职工党支部,避免了“大支部”现象。将原1个教职工党支部设置5名委员改为2个教职工党支部各设3名委员,每个党支部的书记均选举符合“双带头人”条件的党员教师担任,同时推动并落实了系(部)等内设机构负责人、科级干部、科长岗位工作人员与支部委员的交叉任职。如此调整教职工党支部,有利于2个支部按不同学科方向凝聚教学、科研、服务等团队力量。

三是委派10名教职工党员到2个按专业设置的学生党支部,使每个学生党支部的正式党员均超过7名,将原2个学生党支部均只设1名党支部书记改为全部设立委员会(1名书记加组织、宣传2名委员)。同时,因教职工党员的加入,形成了“铁打的支部,流水的学生党员”的局面,加强了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了学生党建工作水平和组织发展质量。

四是提供学院党组织必要的工作、活动条件保障,实施了学院办公楼党建环境改造,先后设立了党总支、党委组织机构公示栏,设置了党员示范岗、先锋岗,建设了规范的党员活动室、四川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工作室和“双带头人”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以及学校党建“样板支部”工作室。

 

二步发挥核心作用强保障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高校院(系)党组织“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开展工作,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其议事决策机制主要有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应“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召开党组织会议研究决定干部任用、党员队伍建设等党的建设工作。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事项的,应当经党组织研究讨论后,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这就明确了高校院(系)的领导管理体制。于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相关工作机制,保障院(系)领导管理体制运行顺畅,就成为高校院(系)党组织的首要责任。一年多来,特殊教育学院党总支(党委)主要从三个方面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及时修订完善学院党总支(党委)委员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落实“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一年多来,共召开党总支(党委)委员会61次,党政联席会议82次,其中涉及绩效工资分配、教师聘任或辞职、干部选拔、师生评优评奖等9项事项先经党组织研究讨论,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

二是实施政治引领业务,推动双向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组织学院全体党员开展与校企合作、康复福祉博览会、绩效考核、教学科研、师范专业认证紧密结合的主题党日活动10余次;各党支部开展与教研活动、学生发展成长成才紧密结合的组织生活20余次;组织了40名师生参加省残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联合主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您是我的眼”共5场手语专场演出。

三是深入推进校企战略合作,签订各类合作协议10余份,拓展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与5家企业单位建立了学生“实习就业一条龙”机制,与“海亮集团”联合举办“海亮班”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经不懈努力,学院2021届毕业生实际就业率超过98%,居全校第二,其中到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共计139名,占毕业生总数的61.5%,就业贡献率为64.99%;截至目前,学院2022届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在企业就职,学生就业渠道得到持续拓展。

 

三步落实思政教育聚众力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院(系)党组织要“领导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学院党总支(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了师生言行始终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汇聚了学院事业发展更大力量,其做法有三。

一是统筹推进“三全育人”“十大育人”和“课程思政”建设。一年多来,学院先后获批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立项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创建项目省级1项、校级2项,立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1门、校级3门,1名教师获学校“课程思政”年度人物,3名教师获学校“课程思政”年度人物提名奖。

二是严格按计划实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年多来,共开展学院党总支(党委)二级理论中心组学习14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18次,各党支部利用组织生活开展理论学习50余次,学院处级干部讲党课14堂,师生党员利用“学习强国”自学超过27分/人·天,全体党员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网络专题培训班”学习全部完成学习任务,收集研判上报师生思想动态6次,协调解决师生急难愁盼事项近20件。

三是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共开展各级各类知识、理论、实践学习教育活动超过60场次,发布学习简报5期;今年以来,继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四步选树先进典型争先锋

发现、培育、选树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典型,营造院(系)“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激发全体师生学习、遵从和争做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强大内驱力,是院(系)党组织“以点带面”,全面深入推动院(系)党政工作落地落实落好,夯实院(系)事业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为此,学院党总支(党委)统筹规划,积极发现、培育、选树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一年多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积极申报并获准培育四川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和1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以及申报并获准培育学校党建“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和1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二是党总支和“庆瑶阳光”第一学生党支部获得学校2019—2021年“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总支和学院获学校抗疫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集体”,1名教职工党支部书记获“乐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教师党员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名教师党员获学校抗疫“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

三是先后推荐5名教师参评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最美教师、乐山市最美家庭和全国优秀教师;推荐1名教师获“四川省手语普通话推广大使”,2名教师获“成渝双城手语演讲大赛”金奖和银奖,1名教师获“学校最美青年教师”,3名教师获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一、三等奖,5名教师获学校教学技能比赛、就业指导课教学大赛、说课大赛等的一、二或三等奖;2个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康复技能大赛获三等奖。这些教师中,党员占90.5%,先锋引领作用发挥好。

四是在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下,一年多来,教职工党员在学院学评教前20名中占90%,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占92%,参加市厅级及以上项目研究占93%,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占91%,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充分。

 

五步监督审查把关兜底线

“一手抓正向激励,一手抓底线防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提高院(系)党组织工作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实现院(系)党建工作目标的基础保障。《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也规定,高校院(系)党组织要“把好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要工作的政治关”。鉴此,学院党总支(党委)重点加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分解、公示、落实意识形态责任,严格执行意识形态“一岗双责”,落实责任追究,同时持续加强课堂教学监控、网络及新媒体后台管理,强化四川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四川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学术平台管理。

二是党总支(党委)派专人考察4名拟引进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水平,妥善处置学生网络舆情3次,在教工会上5次宣讲严把学术科研、教材选用、课堂讲授等政治观事宜,4次线上线下审核教材出版或选用。

三是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审核大型活动、讲座、户外宣传等10余次,审核1次教职工与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开展的研讨活动以及教职工参加的10余次国内外学术活动,建立动态管理的学生宗教信仰情况台账。

 

六步融合党建业务促发展

院(系)党建工作的核心是通过党建引领促进院(系)事业高质量发展,其初心和使命是“保证院(系)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完成”。为此,学院党总支(党委)狠抓党政领导班子和“双高”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党务工作者培训,落实“党建业务互融”行动,促进学院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是加速换届后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的磨合进程,团结一心,努力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实现了学院整体工作在2016—2019连续4年获学校年度考核“合格”等级的基础上,2020年考核“良好”、2021年考核“优秀”的脱变,学院招生与就业工作也连续2年获学校“先进集体”。

二是党政协同,加班加点工作,推动学院先后获批建设“四川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四川省残联系统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智力类)省级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学院“四基地、四单位、八中心、两机构、一资质”的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科研、咨询评估、康复指导、实验实训等平台的内涵建设持续推进;推动特殊教育专业获批建设四川省一流专业和“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连续开展了全省“资源教师”“聋哑生骨干教师”“智障生骨干教师”共3场“国培”“省培”项目培训。这些工作,促进了学院学科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确保了特殊教育继续作为学校申硕重点二级学科的地位。

三是学院现36名教职工中有博士(含在读)7人、硕士23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20余人;博士占比19.44%,高级职称占比27.77%,“双高”人才占比36%。一年多来,“双高”教师主持(发表、获得)学院24项显著研究成果中的12项,占比50%,他们中有20余人次参加各市(州)、县(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各级各类康复机构的课题评审、业务指导、资源支持等,彰显了学院教职工的专业实力和奉献精神。

四是召开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开展与凉山州越西特殊教育学校的结对帮扶、赴宜宾市特殊教育学校跟岗指导等工作。先后评估特殊儿童50余人,形成特殊儿童个别化教案40余份,指导教研会3次,组织特殊儿童家访30余次,提供凉山州特教调查报告1份,举办专家讲座4场;开展6次对马边县残联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手语培训,共计培训300余人次。

五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和谐、教职工凝心聚力,工作机制顺畅高效,各项工作全面深入推进,事业发展朝气蓬勃。作为四川高校唯一独立设置的二级特教办学单位,在省内“唯一举办教育康复学专业”“唯一成建制实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加持下,学院“立足乐山、辐射四川、影响西南”的办学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结束语:以上“六步工作法”的“六步”,仅体现为在思维和认知层面“夯基础、强保障、聚众力、争先锋、兜底线、促发展”的逻辑顺序,而在实践操作层面,这“六步”着力的应是培育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在实践探索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突出工作重点,有条不紊地部署落实相关工作,而不必受从“一”到“六”的顺序步骤限制。总之,“六步工作法”虽为特殊教育学院党总支(党委)在培育四川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实践探索中的初步经验总结,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实践和凝练,但我们认为,此“工作法”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一年来特殊教育学院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建构与初步生成,以及学院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也能够验证其成效,接下来我们唯有加大实践探索力度,进一步丰富“六步工作法”的内涵,拓展其外延,将其凝练为真正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

乐山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430次访问,全刊已有214192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