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院报》
出版时间:2018-06-15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握时代脉搏 牢记历史使命

——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体会


作者: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陈范华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北大师生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当今时代特征、新时代历史任务、高校地位和使命、当代青年应有禀赋等问题,作了深刻阐述,内涵十分丰富,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
  一、认清时代特征和高校肩负使命时代是我们立身之本,认清时代及其特征是我们行动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我们所处时代,并阐述了这一时代特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样一种时代特征下,教育的作用凸显。所以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将国家的兴衰强弱与教育的兴衰强弱紧紧联系在一起。因为科技强弱是由人才决定的,而教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才。因此,当今时代,教育的地位崇高、作用巨大。高等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它的地位和作用更为显著。当今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就是要为这一伟大事业培养大量人才,具体而言,就是要努力培养适应这一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高校如何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第一,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四个服务”的发展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了高校或者大学的政治属性,他说:“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
  今天,中国的大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根本上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引,围绕“四个服务”,实现人才培养。在北京大学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要实现人才培养,必须强调“育人与育才相统一”。“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第二,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论语》里讲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孟子·公孙丑(上)》:“昔者子贡问於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乎!’”孔子孟子对于教师职业的诠释,对于今天的教师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政治过硬,“硬”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教师作为人类优秀文明和先进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直接引领着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形成。教师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态度,敏感的政治意识,良好的政治能力。习近平在与北大师生的座谈会上讲到,“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大学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带出来的”。在当前,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在学生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立足现实需求,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贡献。
  人才培养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总体来说是比较健全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个性化特征不突出;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模式化、流水线特点比较突出;重知识传授,轻知识转化的现象比较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不够,关注学生需求不足;重智轻德现象仍然突出,对学生全面发展关注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盲目仿照国外大学办学模式是许多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许多学校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持续发展等问题关注不够,导致人才培养中出现许多问题。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办学的政治属性,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突出特色,彰显优势;建构创新性、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三、应在联系实际、落实行动上下功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民族的百年梦想,高校负有人才培养大任,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贵在学懂弄通,学以致用。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知信行”:知,就是学懂弄通;信,就是相信,将其入脑入心;行,就是将所掌握的理论付诸行动。所以习总书记要求大家:“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乐山师院在发展过程中要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学校实际,针对教学审核评估的诊断反馈,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为己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实现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争创省属一流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乐山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412次访问,全刊已有212405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