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院报》
出版时间:2017-10-30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荣幸


作者:■■■吴美琦

  我与师院的情分开始于高考后的那一个金色暑假。记得填写高考志愿时,我钟情于地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所在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故乡———被誉为“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的乐山市,自然也就爱上了大渡河畔的乐师,我荣幸地被心理学系录取了。
  怀着满心的期待,青涩懵懂的我们由代班领进了大学校园。那一天的阳光格外明媚,细细金线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上投出斑驳的影儿。我们漫步在篮球场旁的小道,映入眼帘的是火红色的垂花悬铃花。顺着花朵儿生长的方向,若隐若现地可以看见那特有的琢玉亭、化雨亭、师魂廊……,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琢玉亭的存在时刻都在提醒着乐师学子,一块玉石,要经过不断的打磨,才能成为一块通透晶莹的美玉。“春风化雨,蜡炬成灰”,化雨亭默默的坚守亦如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的老师们。“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一支朱笔也写不出师之伟的万分之一。时光荏苒,岁月流转,我们都要对老师的教诲心存感恩。心下里独自思忖着,我便随着同学们继续走着,不多会儿便来到了武大纪念碑前,说起来乐师与武大颇有渊源。1937年7月,日寇侵略中国,国土节节沦陷,次年初,武汉已岌岌可危,值此紧要关头,武汉大学决定迁至四川乐山,在这里度过了艰苦卓绝的8年,于1946年回到武汉。望着纪念碑上的“国立武汉大学西迁纪念碑”这几个大字,我不由得想起乐师的校训:弘毅自强笃学践行。
  一步一景,桂花广场长廊的紫藤萝开始守望,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帆,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淡淡的芳香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们。青葱扁直的叶杆擎着紫色的星星点点,行知楼前小池塘畔的紫娇花也算的是“佳人在水一方”,亭亭而立。偶有清风拂过,好不娇弱,真应了紫娇花“铭记在心”的花语,似要将乐师随处可寻的清逸秀丽永存于我们的心中。沫若图书馆前的小池塘里桃红色的睡莲悄然绽放,伴着碧绿的莲叶亭亭玉立,好似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池塘里清晰可见几条顽皮的小鱼儿,在水草间来往穿梭,好不快活。走进沫若图书馆,感受着大文豪郭沫若的气息,我开始了美好的大学生活。
  大一的我们沉浸在满课的学习之中,我有点懵懂,满心好奇也满心期待,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大学第一课便是军训,为期一周的军训时光硬是被我们求出了两三个阴雨天来,那时候第一次觉得下雨天也很美丽,军帽下的一张张小脸可爱动人。每个冬日早读时,即使小手冻得通红也毫不在乎。为了抢到一门课堂作业不多的选修课,就会早早地到图书馆门口排队。上课迟到,就会麻烦同学帮忙答到,后来老师就喜欢在课后点名。铃声一响,就会奔向南馨苑抢占最喜欢吃的饭菜。周末休息,就习惯了给睡到中午的室友带午饭。我们就这样漫不经心地过着每一天,上着五花八门的课。大二的我们不再稚嫩,开始接触学校之外的世界,为了生活费做各种兼职,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也有了坚定的理想。渐渐地,我们也开始珍惜在校园的最后两年,心疼时间一点一点地在消逝。大三与我而言还是陌生的,却又触手可及,课越来越少了,但为了理想,我会一直奋斗下去。
  大学时光弥足珍贵,乐师于我更是意义重大。我在乐师成长,也要在乐师绽放我的光芒。

乐山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334次访问,全刊已有2125046次访问